前言
这本书用很多非常有趣的心理学实验,来探究人的心理特征,并以此来更了解人类的心路历程和思考模式。这些心理学技巧可以用在很多领域,比如商管,社交技巧,避免自己走入思考陷阱等等。
作者池田贵将以科学原理为佐证的独创方法,研究许多关于心理学的动机的相关理论。着有《未来记忆成功术》,《为什么精英都是动机控》和《高效24小时:工作生活平衡的时间管理》等等,当然还包括今天的主角:《这些心理学实验告诉你这样做事最有效》。
行动更有劲motivation
目标梯度-目标就在眼前的感觉
某家商店使用集点卡进行一项实验:
A组:集满10杯咖啡,免费送一杯。
B组:集满12杯咖啡,免费送一杯,但预先在集点卡上盖两个章。
结果,拿到B集点卡的人,比A集点卡更多人更快集到免费咖啡。
所以,离目标越近,动机就越强,看看走过的路,只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已走了多远,距离目标多近,就能提高达成率。
糖果效应
研究显示,给对方一些小费,小礼物,甚至一颗糖果,关怀对方,都可以让对方的心情变好。所以,适时的给对方小礼物,可以让彼此的心情都保持愉快,团队的气氛就会变得更好,工作效率更高。
同调状态 -先调整步调,再开始行动。
当众人意识到自身与别人采取同样的行动时,如爱的鼓励,慢跑之类的,通过短暂的与众人一起行动,比较容易产生合作关系。
罚款与奖赏
比起得到新事物,人类会为了稳定和维持现状,而更不想失去现有的事物。所以激励别人时,“失败就剥夺”比“成功就给予”更有效果。
学习动机
贴近对方的心理,更容易让对方展开行动。在下达要求或命令时,同时要给予做这件事情的理由,以同情的态度安慰对方,尊重对方的意愿,再结合对方的意志,对方自愿行动的机率也会大增。
带人更轻松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
转移焦点
参考某位经营顾问所做的实验。当一个企业经营者问自家员工:“你对目前的工作有什么想法?”
这时,有一些态度消极的员工会觉得“工作一点也不有趣。”或是“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改变工作情况也没有用。”
而当他问这些员工:“这种想法,对工作有什么帮助?”时,有一部分的员工会开始思考:“如何让工作变得更有趣?”
询问他人这么做的理由:强化想法
如果问对方对这件事情看法的理由,会让对方回顾自己这么选择的理由,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。
询问他们这么做的目的:软化想法
希望对方改变时,可以让对方思考一下自己的主观认定,让他们从强大的主观意识中暂时脱离出来,好好面对目前的处境。 “这种想法,真的对自己有帮助吗?”
建立特异性信用
即使认为自己的发言得体或观点比较棒,但对方不见得也这么想。没有地位的人提出意见或想法,容易被人讨厌。
所以当你的影响力不大时,静静聆听才是最好的办法。想要对方采纳自己的建议,需要先有特异性信用(为团队提供帮助,达成目标后取得众人的信赖)。累积自己的贡献,慢慢的主管也会来征询你的意见。
背离道德
如果希望部署或同事做事有道德意识,守法,守时的话,该怎么做呢?
公开对方的相片与名字。
不一定要大肆宣扬这个案子的负责人是谁,也可以用简单的设计如:计程车里会有司机的照片,名字,联络方式等等的资讯。又或者可以规定接电话时必须要报上自己的名字,就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感,降低因为匿名而让人背离道德的风险。
此外,在团队内安排道德意识高的人,也可以影响团队内的人。
社会贡献
思考从事的工作对社会有何贡献,可以提高工作的动机。
在交代给部署工作时,可以连结至这份工作如何对社会产生贡献,如何让这个世界因为你做的东西而更加美好,部署会更有动力完成这项工作。
维护自信
维护参考杜克大学社会心理学马克·利瑞(Mark R.Leary)所做的实验中,他们在实验中发现,当告诉受试者“你是抽签决定的。”,对他们的自我评价不受影响。对另一部分的受试者说:“你是由其他成员挑选的。”和“其他成员拒接你的加入。”,他们的自我评价会呈现“有点高”和“非常低”。
如果没有指定人选或不会严重影响团队绩效时,任务分派,人员配置都最好以抽签的方式决定,避免降低团队士气。